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二百八十六章 匠人

第二百八十六章 匠人(第2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它是由原作翻译到英文,再翻译回中文,内容就是“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来的细毛的末端比泰山还大”这种水平。

朱国桢顿时不觉得洋人多厉害了,哈哈笑道:“参赞先生,你的中文水平还有待提高!”

这就有点难为珀·费雪,实际上就算李谕,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也仅限于学校里语文课上过的内容。

朱国桢甚至提笔写了出来,拿给珀·费雪看。

珀·费雪的确没有看过原版《庄子》,确切说是看不懂。

英文直译就是这么尬。

李谕琢磨了一会儿,没有想明白具体出自何处,朱国桢不太懂英文,问道:“是哪句?”

李谕给他直译了一下。

朱国桢摸着下巴,思索了一会儿:“秋天鸟兽,细毛的末端,比泰山还大?害!明明‘是夫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果然论对典籍的熟悉能力,李谕和他们这种科举出来的人差太多。

“这难道不是一个意思?”珀·费雪问道。

李谕说:“我再教给你一个中国谚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你看不懂原版,就不要说懂得《庄子》,更不具备批判孔子、庄子的资格。”

“难道你又不是在批判我们的黑格尔吗?”珀·费雪不依不饶。

好在此句名气不小,李谕曾经看过。

珀·费雪说:“你们说的怎么不一样?”

李谕说:“参赞先生,这是翻译的问题。如果想要读懂中国文化,靠译本是不可能的。只有深入古籍,懂得文言文,并且了解当时的历史才有可能。”

现在,也包括后世的英译本《论语》《庄子》什么的,都差不多这水平,就算是辜鸿铭比较厉害,也只能是把意思解释得比较到位,英文在表述上根本无法发挥出高度精炼的文言文气势。

李谕穿越前,英国最大的出版社刚刚也出版了《庄子》,可以借此了解一下欧美人如何阅读古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