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1469章 大发现

第1469章 大发现(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许多东西现在还堆放在巫山县文化馆的库房里。

三峡工程开始前,这里当然是抢救性发掘的首要地区。

如今已经是蜀省博物馆副馆长,长江新石器文化研究权威,研究大溪文化时间最长的研究者盛兆明,是今年考古工作组的组长。

盛兆明从二十郎当岁大学毕业开始,就跟着导师一起发掘大溪遗址,到现在已经研究了四十五年,到现在已经六十七岁,可以说跟大溪文化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第1469章大发现

除了故事,巫山还有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号称“小三峡”的大宁河河谷。

大宁河谷滩多水浅,考察船是上不去的,不过有市里文化单位打了招呼,负责带队的当地带客导游自然会安排得妥妥当当。

不过周至没有去,他有自己的任务,巫山有一处重要的文明遗址等着他去探访。

大溪文化遗址。

大溪镇位于瞿塘峡东口,大宁河宽谷岸旁,因为镇西有一条溪河,注入长江。因其水色如黛,名曰黛溪。

在古音里“黛”“大”同音,加上汛期水势浩浩,大家叫着叫着,就把它叫成了大溪。

从五九年到七五年,川博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察队,对瞿塘峡东口长江南岸与大溪河交汇处的三级台地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总面积五百七十平方米,清理墓葬两百多座,出土文物一千两百多件。

随着考古发掘越来越多,学界发现这里的文化遗址遍布三峡乃至延伸到洞庭地区,文化年代距今约五六千年,属母系氏族晚期至父系氏族的萌芽阶段,是长江流域原始社会古文化遗址中,年代最早的。

如今学界基本已经确定大溪文明乃是我国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的重要遗迹,郭沫若亲自把其称之为"大溪文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