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之挽天倾 > 第1015章 这个卫国公,太阴了!

第1015章 这个卫国公,太阴了!(第2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邝守正道:“东翁,据下官观之,这四条新政可行性颇高,一旦施行,由南至北,不出三五年,国库丰殷,天下大治,而摊丁入亩更是得乎民心、百姓额手称庆之举,彼时天下皆知四条新政,而不知一条鞭法,东翁,这卫国公……”

后面的话虽然没有说,但言外之意是,风头全让卫国公出了。

高仲平默然片刻,说道:“为国家社稷而论,谁提出并无区别,再说此四条皆为卫国公才智所凝,都是裨益国家的良策,邸报上所言,要在江苏和河南一南一北先行,此事,稍后本官上疏朝廷,江苏率先而应。”

吴贤成眉头微皱,苍声道:“东翁,提及此事,这卫国公更是处心积虑,其姻亲抚治安徽,倒是未在试点,足可见其人私心颇重,如是两江三省一同先行,那时,效果更为显著。”

其实隐隐猜出一些缘故,只怕是如果江南顺利,那安徽紧随其后,这样也不用对付闹事的江南士绅,又能稳稳分润一杯革新功成的羹。

但此话也在吴贤成等人心湖中激起圈圈涟漪,面上涌起丝丝异样之色。

本来是推行此策,载誉归京,那时内阁首辅之位也唾手可得。

真就是如东翁不出,奈苍生何?

但现在这卫国公又一番搅局,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下子就分润了巨大的功劳,一旦新法大行,天下岂不盛赞卫国公之名?

相比之下,东翁倒有些黯然失色了。

这卫国公心机竟如此深沉?手段堪称阴谲。

高仲平沉吟说道:“吴老先生多虑了。”

这时,高渤显然已明白过来味儿,说道:“父亲,我算是看出来了,这卫国公就是成心的,早不提晚不提,非要在父亲上疏之前提,什么论一条鞭法之阙如,分明是踩着父亲,炫耀才智于世人……”

高仲平眉头紧皱,呵斥道:“一派胡言!”

念及此处,吴贤成眉头紧皱,心头暗叹了一口气。

古来变法革新虽难,但仍有不少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输献才智,就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士人心头怀揣着上佐君王,安治天下,进而青史留名,士林传颂的政治理想。

但现在贾珩一下子吸引了整个大汉朝臣的目光,俨然摇身一变,成为革新大政的旗手。

贪天之功,据为己有。

两位幕僚都是在宦海浮沉多年的人物,奉行厚黑之学,自然就怀疑到这些隐秘的人心算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