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八二五章 日常

第八二五章 日常(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一次开的智响二代与智能家居的发布会,还是吸引了很多国际友人看的,要不然也不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外国订单。

有很多人是科技产品的终极拥趸,对于享受科技的便利,他们是很欢喜的。尤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喜欢自己,充分享受动脑动手的乐趣。

当今世界,论及人工智能技术,单就市面上而不包括各个实验室来讲,龙腾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比之各家吵的沸沸扬扬的各种产品,要更加的高级。这不是龙腾自己说的,而是有机构专门测评发布的权威数据。由智响一代以及易译的表现,测试而来。

说起易译,经过不断的迭代,这个翻译软件如今已经相当厉害。虽然没有交互,但是方便程度不是其他老牌的翻译软件可比。

翻译软件的功能当然就是翻译,其他的功能都是无用的。易译可以翻译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语言,还有方言,精准不说还信达雅。可以识图,可以语音,可以通篇翻译论文以及各种文稿,错漏近乎于无。

市场经济活动的险恶之处在于,可以是买方市场,也可以经过操控,成为卖方市场。中草药的市场本身就不差,或者换个方向来讲,跟医药行业相关的产业都不差。市场环境的好坏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那么巨大。人总要生病,总要去医院,总要喝药,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赚钱的产业。

当然对于医疗器械等等技术行业来讲,可能不是那么好。毕竟支架都从十多万打到了几百块,小规模的公司企业是支撑不住的,但是大公司靠着更加深厚的积累,更加宽阔的专利护城河,仍旧还是吃香喝辣的。至于底层的医药代表日子没有以前好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龙腾保健的中草药批量采购价格已经在缓缓提高了,这导致大力丸的成本也在提高。经过多年的研究,批量生产的大力丸的成本已经压到了不足四千,才三千多块钱。但是近期统计的生产成本,已经超过了四千,不用想,这是把他王某人当韭菜割了。

王言当然是不相信什么借口理由的,只要没有听说药材大批量减产的消息,那么提升的价格毫无疑问就是在针对他。看他赚那么多的钱,钱景又是那么美丽,可却插不进手,很多人都会不高兴的。

收购了中药材的企业,虽然那么多的药材不能掌握完全,但肯定也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到时候不管是跟以前的药农签订合同,还是拿出他本就有的完整计划培养新的药农,都是游刃有余的。如果他完全掌握了用到的中草药,那么他的成本甚至可以压到三千五以下。

此外还可以做到随着聊天翻译,只要设置好需要互相翻译的语言,只要把手机往那一放就好了,对话的双方就能自然的经由手机互相翻译,而不需要额外的任何操作。如果有需要,也可以用作接电话,只要同意读取通话内容,就可以实时对电话进行翻译,内容显示在手机上,回复的话,则是只要说母语就好了。

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获取电脑、手机的权限,可以在浏览网页的时候,对需要翻译的文本直接进行翻译,内容显示在选中的文本下边。

就翻译这一个功能来说,易译几乎已经做到了最好。发展到如今,易译后来居上,已经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尤其大学生使用最多,毕竟他们要查阅文献,多数都是英文的,再不然就是一些企业的人用的多。

这主要还是得益于此前的那一波翻译方言的热度,一时的风靡起来,那时候是玩乐,后来有需要的人就发现了好用,也传递出了良好的口碑。

所以即便没有针对,也还是会选择收购主营中草药种植的药业公司,这是正常的发展路线,凡是个脑子正常的都会如此选择,掌控上下游是常态。能收购收购,不能收购就想办法入股,之后再研究着控股,总之就是要拿在手里。

一定程度上,这跟国家经营是一样的道理,也就是常说的卡脖子了。别人有是人家的,自己有才是自己的。

王某人是纯粹的有大格局,下游产业他是不碰的,智能家居的产品全都是找工厂代工的,按照预约的订单生产。如果他要是自己开工厂生产制造,直接砸钱收购工厂,再加装生产线也就是了,一点儿难度没有。只不过他自己做了,不光做还接代工,那么凭着过硬的品质,以及高级的生产技术,很容易挤跨同行。

事实上他光是卖智能家居的产品,就已经要了许多同行的命。虽然他卖的贵,要价高,但其实很多品牌比他卖的贵的有很多。以前大家都大差不差,现在对比明显,要价高水分大的同行就很困难了,这一点不论国内国外。

相反的,龙腾在国外的名声还要更大一些。因为这家来自中国的企业,竟然敢歧视他们。此前沸沸扬扬闹了一阵子,并且还有外交问候,但结果没什么改变,国际友人访问龙腾的官网商城,三倍于中国境内的售价还是明晃晃的挂着,一点儿没有改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