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体坛风云 >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层窗户纸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层窗户纸(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小郑,小谢你们进来对了去把张哥叫过来,也把梁哥喊来吧。”虽然朱天运跟梁佳红闹得不是很愉快但是也没什么大事,不用那么记仇。

张培孟等人不好意思的进来了,朱天运买的东西挺丰富的,几个人就坐在一起吃了起来。

“还是朱哥你有办法,都能出去。”郑东胜边吃边说。

“哈哈,这算什么本事,我喜欢吃而已。”苏冰天把桌子上的东西吃了一圈又要去动朱天运没拿过来的几袋子。

“小苏,这是我送人的,这么多还堵不住你的嘴啊。”朱天运一筷子打开了苏冰天的手。

袁教练一点都不耐烦的反复的给朱天运讲解交接棒的技巧,大约得有1个小时,但是不管是朱天运等四人还是梁佳红等替补,听的都十分用心,上一次时间太短了只是大体的讲解了一下,但是这一次自己的讲解起来,一些以前不是很明白的地方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然后,朱天运等人就分组练习起来,这个接力是最有可能犯规失误的项目,一不注意就可能失误犯规,在京都奥运会上,由于个人实力强悍的美国队因为交接棒失误,爆冷在小组赛就被淘汰出局,而与中国队同组的英国队又在交接棒时犯规而被取消成绩,因此本来排在小组第5的中国队被“保送”进了决赛。前车之鉴啊。

百米接力与百米个人赛的区别很大,接力赛不是4个运动员个人成绩的简单叠加,要看跑弯道的运动员的个人技巧以及队员们交接棒的配合水平。正是因为接力赛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华夏田径队在备战伦敦奥运会时,选择了男子4×100米接力作为“次重点项目”中的“重点”。备战的第一步就是集合6名精挑细选的运动员进行统一管理和集中训练。

京都奥运会的经历让华夏田径队认识到:短跑接力的训练,统一比分散好。2008年,男子百米接力队的成员都是分开训练的,4人合练交接棒的时间不长,训练也不系统,教练们也是各有各的见解。

这一次,国家田径队找来功勋教练袁果强统一带队,原因有三点:袁果强带接力队的经验丰富,苏冰天和梁佳红也一直跟他训练;第二,他对6名队员的个人能力和特点都很了解;第三,袁果强是德高望重的老教练,他带队不会有其他教练不服气;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整个国家队只有袁教练跟朱天运接触时间最长,而且是朱天运启蒙教练的好友,能降得住这小子,朱天运一次次的事情,显得他桀骜不驯,其他的教练都不怎么愿意接朱天运这烫手的山芋,他们只求无过。

“重色轻友。”苏冰天没有生气,夹起一块鱼,嘀咕道。

“哈哈。哥几个先吃这时间不早了,我出去一趟啊。”外面已经全黑了,朱天运看着得有8点了,他觉得体操队应该训练完了啊,走到训练馆就看到灯火通明,朱天运骂了一句:“我去,不让人活了啊。”就看到一些艺术体操队的队员陆续的走了出来。(未完待续)

奥运会的接力项目并没有硬性的标准,只是有规定取世界前16的队伍参加,这就很难保证了,像是美国牙买加等队伍比华夏队的实力高出很多,当然田协还是非常的看好华夏队能进决赛的,毕竟从队员的个人水平来看,中国男子百米接力队正处于史上最佳状态。朱天运的参加让田协领导的雄心燃烧了起来,第一个跑进10秒的华夏运动员也不是说说的,从体管中心到田协再到国家队几乎所有的人都对接力充满信心,这就让他们压力山大,毕竟接力并不是1+1+1+1等于4这么简单的,只有朱天运就跟没事人一样。

朱天运跟着训练了一下午觉得水平提高了不少,也没别的感觉,袁教练说了这次的接力目标是跑进38秒70,因为华夏的接力记录就是38秒7几。

一天的训练完了,朱天运让苏冰天他们一起出去吃饭,但是这一次不光是张培孟几个就算是苏冰天也坚决的不出去,他们的理由很充分,比赛要紧。朱天运只能自己溜了出去,上次花的钱还是非常有用的,几个门卫非常客气的把朱天运送了出去。

朱天运先找了一个地方吃饱了饭,然后就大包小包的提着往回走,门卫那里放下了几个,然后就提着去了宿舍,这一次就朱天运自己一间屋子,韩立他们回了哈市处理一些事情,至于高教练路教练压根也没资格去国家队。

朱天运提着大包小包的进了宿舍,当然引起了跟他挨着的运动员的注意,苏冰天推开了门就开始找起吃的,郑东胜跟谢振叶站在门口他们跟朱天运没有那么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