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82节:第四十一章 开始押运(2)

第82节:第四十一章 开始押运(2)(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虽然大多数军户人家都不会在出货前要他的银子,但他的手头不过六百多两,年前已经用了二百多,年后练兵又是二百多,其中除了粮食肉菜的用度开销外,还又买了一批军需物资,多是制作长枪的必须品。

五家匠户虽不多,但以每天十支长枪的速度在出着成品,最多几天,全部亲丁就都能装备上长枪了。

还有事前答应好的鞋、靴子、新的军服、帽子、水囊、皮盒、饭盒等物品,这些东西制作都要大笔的银子,再不出货,张守仁自己都快顶不住了。

“利丰商行那边,苏万年早就说好了,只要我们把银子送到白河口,人家自己的运盐船装了就走,水路上也不会有人再查,他们平安,我们银子落袋。”

“最多的人家已经有四十来担了,全堡加起来最少有五百担。

说起这个数字,张世福也很兴奋。以前军户烧锅煮盐,一户人家最多一个月七八担盐,这就算极多的了。

现在大家干劲高,心劲大,所以煮盐的速度也是极快。

当然,四周荒山上的树木也遭了殃,被砍伐的不少。不过此时整个浮山地区才这么点人家,就算再多十倍,林子也遭的住这么祸害。

“世福,这数字够了,我们要出一次货了。”[

说这话的时候张守仁自己也好笑。后世的他原本就是一个边检军人,也不知道和多少干贩毒勾当的犯罪团伙交过手,现在自己居然也干起这种违法的勾当了。

当然,他贩卖的不是毒品,只是盐。

在后世的工业化出产和运输条件下,盐变的极为易得和低廉,大约后世的人很难想象,在明朝这时候,盐还是重要的国家控制的经济货品,盐利也是极重要的赋税来源之一。

明朝的行政效率这么低下,一年好歹还有小二百万的盐税收入,清朝接手的两淮盐田,一年最高的时候有近千万的收入。

张守仁当然不能和国家机器比,不过对一个百户堡来说,一次出五百多石盐也是不小的数目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