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档少年时 > 第284章 枯荣

第284章 枯荣(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可能是记者的天性,林诗予下意识就想跟他唠唠闲嗑,走过去坐在旁边的石头上,笑着问:“大哥,你这黄豆要送到哪里去呀?”

中年汉子可能也知道她是省城来的大记者,倒是有着拘谨,磕巴巴地说:“村,村里的合作社。”

林诗予问:“黄豆多少钱的收购价?村里的人一般能卖多少钱?”

“1块2一斤,能卖多少钱主要是看自己有多少地,云起那娃娃照顾咱村里人,有多少收多少,像我,3亩2厘地,能产一千多斤黄豆,估摸着有1300多块钱吧。”

基于这一目标,龙景园罐头厂将立足于云溪村股份制农作物专业种植合作社,辐射龙湾镇18个行政村,42878名农民,以包销合同+散种模式面向全镇农民订购1600吨大豆和300吨花生,惠及不低于1000户农户,每户农户额外年收入不低于1000元,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带动餐饮业、运输业等周边配套产业发展,帮助近万农民初步解决温饱问题。

这一规划在一穷二白的龙湾镇不可谓不宏伟,在场的政府领导十分激动,不断强调政府层面会全力配合联盛,改善龙湾镇至云溪村的路基、设施,前期规划流转一块150亩的场地半个月内对接联盛,平整土地,建设生产加工园区,全力支持龙景园打造生猪养殖基地和灵乌鸭养殖基地计划。

林诗予把这些内容做了简要记录,接下来就是挨个采访,联盛的总经理和高管,封阳县县长,龙湾镇镇长,云溪村村书记,她听了很多对未来富有建设性的话,为民争利的初步构想,但这不是她非常想要的那个内核,虽然她也不清楚她具体要的是什么。

这次来云溪村采访打算呆五天,时间充裕,林诗予是土生土长的省城里津市人,做了省报记者之后也经常走南闯北,在农村的日子并没有什么不习惯。

那几天里,林诗予观察到的云溪村人和邻村的人不大一样,在邻村人眼里,云溪村那边的人像发了疯似的,起早贪黑采收烟叶,耕田插稻秧,应时抢收望天田的黄豆,把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他们不光是把集体多年荒芜了的地畔地楞全部拿镢头挖了一遍,还跑到组里分的山上开荒,把开荒地整得像棉花包一般松软,边畔刮得像狗舔得一般干净,还施了家里的大肥。

他们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给来年种合作社计划到户的黄豆,一落了空闲,就往合作社的辣椒生产基地打短工,挣劳务费。

云溪村合作社是飞出山窝里的凤凰张云起在自己老家搞的,第一期只惠及68户村里人,穷闲的邻村人落不到这些好处,不免有些眼红,唠闲嗑的时候,一直对她感慨说不得了不得了啊,这样干下去,用不了几年,云溪村许多人家要发得流油呀!

每个人似乎都对云溪村的未来发展充满了希望。这是林诗予采访了很多村民之后的感受。然而,他们眼下过的日子在见惯了奢华生活的林诗予眼里并不算好,也很粗俗,他们活着似乎不是在享受,而是在承受,没明没黑在地里干活,能填饱肚子就已经心满意足,但是他们没有城里人的焦虑和不安,他们饱受沧桑的脸上,依然有着清澈的眼神。

林诗予不是悲欢主义者,她乐于进步。

有一天下午,她去正在规划出来给龙景园建设加工园区的土地采景,回来的路上,遇见了一个中年汉子,汉子是个瘸子,拖着一车黄豆,可能是累了,脱了汗衫,坐在泥巴路边的一块石头上抽旱烟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